【WX-BZ2】山东万象环境,助力多领域环境监测。县级植保站承担着多个乡镇、多种作物的病害监测任务,传统监测模式却面临诸多困境:10 个监测点需 2 名工作人员往返奔波 2 天,不仅人工成本高,还易因采样间隔长、操作差异导致数据误差 —— 曾有植保站因人工漏换载片,导致玉米大斑病孢子数据缺失,延误了防控时机。一体化智能孢子捕捉仪以 “全流程自动化 + 全域集中管理" 为核心,精准解决县域监测的 “散、繁、误" 痛点。

设备在硬件设计上严格遵循《植物保护机械孢子捕捉仪(器)》(GB/T24689.3-2009) 标准,整体机箱采用镀锌喷塑工艺,表面无毛刺且抗田间风雨腐蚀;易损部件(如载片传动模块)具备良好互换性,后期维护时只需更换备件,无需整体检修。核心的载样管理模块实现 “全自动化":一次加载 20 片载样片可连续使用 365 天,每天按预设频率(1-10 次可调)自动完成孢子捕捉、显微成像、载片回收,彻的底告别 “人工换片" 的繁琐,让植保人员从 “跑现场" 中解放。
智能功能进一步提升县域监测效率:内置 GPS / 北斗定位模块,在县域植保管理平台的地图上,可清晰查看每台设备的位置、编号及在线状态,哪个乡镇的小麦锈病孢子超标、哪个片区的水稻稻瘟病孢子活跃,一目了然;支持 3G/4G/WIFI 数据传输,采用 MQTT 协议,监测数据可实时对接上级农业部门系统,无需人工汇总上报。更实用的是,设备能关联气象数据(如温度、湿度),当湿度≥85% 时自动将采样频率从 6 小时 1 次调整为 3 小时 1 次,贴合孢子在高湿环境下易扩散的规律,让监测更具针对性。
某县植保站应用该设备后,工作效率大幅提升:“以前的 10 个监测点要 2 天维护,现在 1 个人在办公室就能远程管理,今年玉米大斑病预警提前 5 天,指导农户精准喷施药剂,全县玉米减产率从 12% 降至 4%,挽回损失超 200 万元。" 此外,设备支持远程程序升级,无需人工到现场操作;具备防雷击功能,即便部署在山区空旷地带也无需担忧损坏,成了县域植保监测的 “高效助手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