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WX-SW2山东万象环境,助力多领域环境监测】如今 “智慧水利" 建设的核心需求,早已从 “单一监测" 转向 “数据协同"—— 某省流域管理局管理着 20 个河道水位站、8 个水库雨量站、5 个灌区流量站,此前各站点数据分散在 3 个不同系统,汛期需安排专人手动汇总对比,不仅耗时 1-2 小时,还易因数据偏差影响决策。而智慧水文监测系统以 “全域数据联动" 为核心,打破了传统监测的 “数据孤岛",让水利调度从 “经验判断" 转向 “数据驱动"。

系统并非单一设备,而是 “前端感知 + 云端协同" 的完整方案。前端采用 K 波段雷达传感器,可根据不同场景(河道、水库、灌区)监测水位、雨量、流量等参数,非接触式设计确保数据准确,不受泥沙、漂浮物影响;所有前端设备通过 GPRS / 有线网络联网,数据实时汇聚到统一的智慧水利云平台,管理人员打开电脑或手机 APP,就能在地图上直观看到各站点的位置、在线状态,点击任一站点即可查看实时数据与历史曲线,不用再切换多个系统。
“智慧" 的关键在于数据联动与自动分析。平台内置专业水文模型,能将水位、雨量数据结合河道断面、水库库容等参数,自动计算流量变化趋势与洪水风险;当某一站点数据异常(如河道水位 1 小时内上升 0.5 米),系统会自动关联上游雨量站、下游水库数据,判断是否为暴雨导致的洪水,并推送分级预警(蓝色、黄色、红色)。更重要的是,系统还能与水库闸门、灌区水泵等控制设备联动,当水位超汛限的时,可自动触发闸门开启信号,减少人工操作的延迟。
该省流域管理局应用后,汛期调度效率提升 50% 以上。水利工程师反馈:“以前汛期要 6 个人轮流盯数据、算趋势,现在平台自动分析,异常情况直接预警。去年台风天,系统提前 3 小时预测到河道洪水,我们及时调度 3 座水库泄洪,下游没出现险情。" 如今,这款系统已成为 “智慧水利" 建设的核心支撑,让水利管理更高效、更科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