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文章 / article 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技术文章 > GNSS 形变监测系统:毫米级精准监测,多场景适配保工程安全

产品列表

PROUCTS LIST

GNSS 形变监测系统:毫米级精准监测,多场景适配保工程安全

发布时间: 2025-10-30  点击次数: 90次

【WX-WY1,山东万象环境,助力多领域环境监测】传统工程形变监测(如大坝、桥梁、高层建筑)长期面临 “精度不足、响应滞后、覆盖不全" 的痛点 —— 大型水库大坝靠人工每月用全站仪测量 1 次沉降,不仅耗时耗力(单次需 3 人 / 天),还难以捕捉毫米级的微小形变,若形变累积未及时发现,可能引发渗漏、坍塌等重大安全事故;城市桥梁挠度监测需封闭交通才能开展,不仅影响市民出行,还无法获取动态形变数据,易遗漏车辆通行时的瞬时形变隐患。GNSS 形变监测系统依托差分 RTK 技术,以 “毫米级精准捕捉 + 多场景灵活适配" 为核心,彻的底革新传统监测模式,成为工程安全的 “智能守护者"。

1.jpg

系统的核心竞争力在于 “差分 RTK 技术带来的超高精度",水平静态精度达 ±(2.5mm+1ppm),垂直精度达 ±(5mm+1ppm),能精准捕捉大坝沉降、桥梁挠度、建筑倾斜等细微形变,较传统人工监测(厘米级误差)精度提升一个量级。为应对工程场景中复杂的电磁环境与遮挡问题,系统配备扼流圈天线 + 磁性吸波材料,可有效降低周边高大建筑物、树木、输电线路产生的多径效应,即便在城市密集建筑群中的桥梁、临近防护林的水库大坝,也能保证卫星信号稳定接收,数据准确率较普通 GNSS 设备提升 25%,避免因信号干扰导致的误判。
低功耗设计与灵活的数据传输方式,适配各类工程的长期监测需求。传感器功耗仅 0.25W,监测站(传感器 + LORA)工作功耗低至 0.6W,搭配 30W 太阳能板 + 20AH 蓄电池的供电组合,即便在偏远无市电的山区水库、跨江大桥等场景,也能实现连续 7 天以上的稳定运行,无需频繁派人现场更换电池,大幅降低维护成本。数据传输支持 4G、wifi、以太网、无线网桥等多种方式,还可通过 TCP/HTTP 协议直传客户自有管理平台,管理人员在办公室即可实时查看形变数据,无需封闭交通或前往偏远现场,监测效率提升 80% 以上。
安装部署流程贴合工程实际,无需复杂施工。基准站与监测站的基线距离推荐控制在 500 米内,确保监测精度稳定;若现场条件受限,最大间距不超过 2 公里,且需尽量保持同海拔、可视,避免高墙、山体等严重遮挡;天线需保证 20 米内为最高点,底座采用混凝土浇筑或膨胀螺丝固定,防止大风、车辆震动导致设备晃动,影响数据精度。某大型水库大坝应用该系统后,实时监测到坝体迎水侧垂直位移超 5mm 的异常数据,系统立即推送预警信息,管理人员及时组织加固施工,提前 15 天排除渗漏隐患,避免了大坝溃坝风险,直接减少经济损失超千万元。
云平台的智能化功能进一步提升工程管理效率,支持 3D 数据可视化展示,直观呈现观测点的形变方向、变化量及趋势曲线,管理人员无需专业测绘知识,也能快速判断风险等级;平台可存储 3 年以上历史数据,支持按时间段查询、导出 Excel 报表,便于工程验收与维护方案优化;还支持通过 Modbus-RTU 协议扩展 RS485 环境传感器(如渗压计、温湿度传感器),实现 “形变监测 + 环境监测" 的协同联动,为工程安全提供全的方位的数据支撑,真正实现 “精准监测、智能预警、高效管控"。


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

841106043

服务热线

86-0536-22228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