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WX-CQX6,山东万象环境,助力多领域环境监测】在野外科考、生态监测、灾害预警等领域,传统气象站因 “功耗高、维护难、部署慢" 的问题备受限制。机械式传感器的活动部件每月需至少一次检修润滑,否则易出现卡阻故障;多设备组合的待机功耗通常在 5W 以上,在无市电的偏远地区,仅蓄电池更换就需每两周一次,不仅维护成本高昂,更导致许多高海拔、深山区长期处于气象监测盲区。这些痛点严重制约了气象数据的全域覆盖与应用深度。

自动观测气象站以高度集成化与智能化设计,破解了这些行业痛点,成为全天候气象监测的核心装备,覆盖科学考察、林业防火、校园教育等众多场景。其核心竞争力首先体现在低耗稳定的运行特性上,这也是其能适应偏远地区长期监测的关键所在。
设备采用无活动部件的超声波传感技术,通过三个互成 120° 的探头实现风速风向测量,消除了机械磨损隐患,使用寿命延长至 8 年以上,相比传统机械式传感器提升 3 倍。配合低功耗 MCU 芯片与休眠唤醒电路设计,静态功耗仅 0.6W,仅为传统设备的 1/10;搭配 30W 太阳能板与 65AH 锂电池的供电组合,在日均光照 4 小时的条件下,可实现全年无间断稳定运行,即便连续 20 天阴雨天气也能正常工作,解决了偏远地区的供电困境。福建省石狮市在远洋冷藏运输船上部署该设备后,凭借其低功耗特性实现了跨太平洋航线的全程气象监测,填补远洋航线观测空白。
智能联动功能进一步提升了设备价值。设备内置自动校准算法,每小时进行一次参数自校验,可实时修正环境因素导致的偏差,确保温湿度、风速、雨量等关键要素的测量精度 —— 风速误差 ±0.2m/s,温度误差 ±0.3℃,湿度误差 ±3% RH,均满足中国气象局《地面气象观测规范》要求。数据处理方面,支持本地存储 10 万条历史数据,防止传输中断导致的数据丢失;传输方式灵活多元,标配 GPRS 模块,还可选配以太网、4G、Lora 等,数据实时同步至云平台,用户可通过电脑端、手机 APP 随时查看数据曲线与统计报表,实现远程监控与管理。
在实际应用中,其场景适配性得到充分验证。青藏高原可可西里科考中,15 套该设备在 - 35℃严寒、7 级大风及强紫外线环境下持续运行,每小时回传的气温、风速数据,为藏羚羊迁徙路线研究提供了关键气象背景支撑;云南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部署 30 套设备后,通过实时监测林区温湿度与风速,当湿度低于 40% 且风速大于 5m/s 时自动触发火险预警,火灾处置响应时间从原来的 120 分钟缩短至 72 分钟,效率提升 40%。低功耗与强适配的双重特性,让气象监测能够深入以往难以覆盖的偏远区域,真正实现全域感知与精准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