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WX-NJD10,山东万象环境,助力多领域环境监测】传统公路能见度监测常受 “设备局限" 制约 —— 不少设备依赖固定市电供电,在偏远山区、无人路段难以部署,导致这些高风险区域长期处于 “监测盲区";部分简易设备采用肉眼估测或低精度传感器,测量误差达 100 米以上,某平原公路曾因设备误报 “能见度 500 米"(实际仅 200 米),导致车辆扎堆行驶引发追尾事故。公路能见度监测设备针对这些痛点设计,以 “精准探测 + 灵活部署" 填补公路监测空白。

这款设备的核心竞争力在于 “探测精度与环境适配性":核心部件能见度传感器采用红外脉冲光探测技术,发射器释放特定波长的红外光,接收器捕捉大气中气溶胶粒子的前向散射光强度,经微处理控制器的专属算法转化为气象光学视程(MOR),200-2000 米量程内测量误差≤±10%,哪怕是早晚逆光、轻度雾霾环境,也能稳定输出精准数据。设备还支持太阳能、市电双供电自由选择 —— 市区路段可接入市电实现 24 小时不间断运行,山区无市电路段搭配太阳能板(配大容量蓄电池),连续阴雨天也能保障 72 小时供电,彻的底摆脱 “供电依赖"。
在实际应用中,它的 “轻量化与易安装" 特性格外贴合公路场景:整套设备由能见度传感器、采集器、立杆支架(3 米碳钢材质,两节螺纹旋接)组成,1 名运维人员半天即可完成 1 个监测点部署,无需大规模施工。某山区公路部署 20 套设备后,实现了全程 50 公里路段的能见度覆盖,半年内因低能见度引发的事故从 12 起降至 3 起,运维人员反馈:“以前山区路段只能靠巡逻车看天气,现在设备数据实时传回来,哪里有雾一目了然,处置起来比以前快太多。"